欢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生科讲坛】 吴慧平:从对《兰亭序》的考察来看艺术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9年12月02日 

 

1129日下午,由人文学院党委、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主办的“从对《兰亭序》的考察来看艺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主题讲座于文清110室成功举行。此次讲座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琼主持,主讲人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当总支书兼副院长吴慧平教授。参与此次讲座的还有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筠老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陈立新老师,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军军老师,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晓亮老师,人文学院秘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邓海涛老师等。

   

 

   

讲座伊始,吴慧平老师讲述了《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极其深刻影响,确立探讨此题的重要性及其深刻意义。通过引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案例,吴慧平老师提出“对于不同的艺术研究对象,需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一观点。他特别强调,艺术领域的创造,都具有不可重复性,创新的思考能力极其重要。同时他指出要提升创新思维,首先要提升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对“从论《兰亭序》的真伪到唐太宗的造星运动”的思考正是来源于此。

   

首先吴慧平老师从各方面讲述《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极其深刻影响,确立探讨此题的重要性及其深刻意义。随后,吴老师以金缕玉衣事件为切入点,逐层递进展开对讲座主题的探讨。通过文献列举的形式,吴老师介绍了学界对《兰亭序》的疑问,以问题为导向,带着同学们一步一步挖掘《兰亭序》身上存在的的疑点。

   

在经过一系列对史料的分析和比照之后,吴慧平老师提出“《兰亭序》是唐太宗为了树立书法领域新偶像而进行的一次有预谋的’造星运动’”的观点,并围绕着“推崇王羲之的原因及必要性”、“贞观年间的法书征集及鉴别工作”、“《兰亭序》走向神坛”、“《兰书》异文”四个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分析,论证观点的合理性。 

针对历史上关于《兰亭序》的论辩,吴慧平老师通过现存书法资料的展示,向同学们讲解了王羲之与王献之在笔法、作品风格等方面的区别,从而来说明唐太宗推崇“大王”是符合时政要求、顺应时代潮流的。

   

紧接着,他带领同学们探讨唐人伪造《兰亭序》的可能性的大小,并从唐代文学、书画繁盛程度、唐初鉴定工作、后期临摹与见证的角度来分析论证“唐人伪造王羲之”作品的可行性以及切实存在的动机。

通过以上大胆假设与细心推论,吴慧平老师指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都存有一定的可质疑之处,得出现今的《兰亭序》并不一定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的结论。

在讲座的尾声,吴慧平老师现场挥毫,一展书法技能,送上一幅“不忘初心”墨宝。

     

 

此次讲座,吴慧平老师通过对《兰亭序》的创新性考察,生动地说明了直觉艺术在研究特定学科领域问题的关键性,在一步步论证的过程里我们也看到在大胆的直觉猜想后,踏实、认真的文献整理考据工作的重要性。吴慧平老师诚意满满的讲座让同学们领略了书法大师的严谨治学风采,丰富了书法知识素养,为培养更多懂艺术的大学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