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6日上午,应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李家洋莅临我院“高端学术论坛”,在行政西二楼会议厅为我院师生作了主题为“多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宝辉教授主持,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副校长周云、科研处副处长王晨、生命科学学院全体院领导以及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图为报告会现场
首先,学校党委书记屈哨兵在报告会上致辞。屈书记代表学校对李家洋院士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李院士对广州大学大豆科研团队和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的帮助与支持。同时预祝李院士为在场的师生带来精彩的学术盛宴。

图为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致辞
报告会伊始,李家洋院士首先提出,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类当前面临着满足粮食增长需求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两个重大挑战。他强调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攻克多倍体水稻新作物的难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从而解决严峻的粮食需求问题。
接着,李院士讲述整个驯化过程的策略以及遇到的技术瓶颈与遗传育种的经验。李院士将二倍体栽培稻与多倍体水稻进行对比,阐述多倍体水稻新作物为农业发展新时代注入新活力的原因。为攻克创制多倍体水稻新作物的难题,李院士所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他希望能够研发出能真正走进农田的水稻新作物,挖掘出野生植物中有利的遗传资源与重要基因,推进世界农业新时代的发展。
图为李家洋院士作报告
最后,李院士与现场师生做了积极的互动,从专业的角度耐心地一一解答了师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图为提问环节
李家洋院士所研究的多倍体野生稻驯化策略对解决粮食需求问题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作物育种技术进步,促进世界农业文明的发展。本次学术报告会的顺利举办,让大家了解到了当今水稻的培育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大家对农业创新领域的认识,给师生今后开展此类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图为李家洋院士与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