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全称: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二、学院院徽:

三、学院院训:生生日新,和谐发展
四、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http://lifesciences.gzhu.edu.cn/
学院公众号名称:广大生科院学生新媒体中心
学院咨询电话:020-39366912
学院公众号二维码:

五、学院概况:
1.历史沿革: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由广州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与广州教育学院生物学系合并而成。
2.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77人:教师系列86人、实验系列14人、行政系列13人、博士后49人,其他人员15人。在80名专任教师中有正高26人、副高32人。其中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人,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重大人才项目青年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人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省高校“干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人,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还有国家级学会常务理事、理事5人,省级学会副理事长3人、理事10余人次。《Mol breeding》(SCI收录)副主编1人,Plant Physiology,J Genom Genet、JIPB,J Integr Agric等刊物编委10余人次。广州大学教学名师2人,省市优秀教师8人。
3.学科建设
1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
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教学(生物)、生物与医药
1个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
生物科学专业获得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项目;《生命科学与人类生活》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生物学保持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
六、学院使命:
学院立足大湾区育人聚才,以教学、科研并重,为湾区培育优秀的师资和科研力量,为食品安全、检验检疫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输送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生物类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教育强国助力。
七、院系专业:
2个本科专业:
生物科学(分师范、非师范方向)
生物制药
八、国内外交流项目
(1)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广州大学-英国基尔大学本科生交流项目
(2)“第二校园”访学
2023年赴兰州大学访学
2024年赴牛津大学访学
九、就业深造
1.就业单位:
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6.13%
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4.59%
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26%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畜牧水产研究中心、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盛泽康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广州瑞臻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熙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金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新合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番禺中学、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广州增城华商外语实验学校、佛山市实验中学、东莞实验中学、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阳江高级中学、罗定第一中学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广州学而思素养培训中心有限公司等。
2.深造高校:
2022年深造率:34.19%
2023年深造率:32.43%
2024年深造率:40.28%
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伯明翰大学、约翰霍普金斯、格拉斯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
十、
(1)杰出校友(2000年以后,排名不分先后)

游永亮:2000届校友,现任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白云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骨干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中青年优秀校长培养对象。

余恋恋:2001届生物教育专业校友。现任广东省统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外贸销售总经理,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校友分会会长。

陶均,2001届校友,现任海南大学热带 农林 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 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大学病原细菌与植物协同进化创新团队负责人,《热带生物学报》栏目主持人 。

李泰锋:2002届生物教育专业校友。现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十佳生物教师、第四届羊城最美教师,广州市教研院初中生物教学中心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校外指导教师,广东省强师工程跟岗培训导师。

范振索:2014届生物技术专业校友。现任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成功培养多名新人并打造高效团队,推动区域市场销售额实现数十倍增长,以实战经验驱动业绩突破与团队双赢 。

林蔓菁:2022届生物工程专业校友。现任广州市海略谷商贸有限公司区域经理。曾获华为公司级奖项质量之星、明日之星2次、部门级别奖项终端BG英雄个人、区域营销突破奖、全国双旗舰特训班优秀个人(全省唯一获得者)。
(2)优秀毕业生讲专业

生物科学(师范)204班 余鸿君(曾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广东省中小学科技活动方案设计比赛二等奖、广州大学师范技能比赛二等奖、广州大学生化实验技能大赛优秀奖等)
时光荏苒,回想2020年9月,我被广州大学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所吸引,成为一名生科学子。如今回忆求学时光,许多场景仍历历在目:初入校园时,师生们的帮助让我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刚接触科研时,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为我指明方向;参加竞赛时,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分享令我更有底气……这些点滴让我感受到生科院的温暖并充满归属感。
在学院的培养下,我有诸多机会去体验、尝试和追梦。本科四年间,依靠勤奋学习连续四年获得综合奖学金;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斩获多项荣誉,参与发表论文3篇;担任班长期间,带领班级共同获得“优良学风标兵班”称号;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一路上获益匪浅。2024年7月,我如愿考上了深圳龙岗外国语学校集团的教师编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欢迎各位心怀热忱的同学们报考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期待与你们共同探索生命科学的魅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生物制药202班 黄俊辉(曾获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广州大学第八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中二等奖)
自2020年入学以来,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为了我梦想起航的港湾,同时也是我心灵栖息的净土,在这里,我度过了充实且美好的大学时光。
学院始终以助力我们全面成长为核心目标,积极搭建多样科研平台,极大激发了我们的创新潜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我曾获广州大学第八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中二等奖、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学院定期开展班长会议和学生代表座谈,广泛收集学生意见并迅速反馈学校相关部门,推动问题高效解决。
我院的生物制药专业优势突出,实验课程丰富多样,涵盖生物制药上中下游关键环节,让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深化理论认知。学院实验楼的条件完备,先进仪器一应俱全,为生科学子的科研探索提供了坚实支撑。此外,我们专业的老师和领导还会积极协助安排实习岗位,使我们能够提前接触行业需求,积累实践经验。
此外,学院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发展,设立就业小组全力助推学生毕业就业。给有深造意向的同学安排考研分享会,正是受益于此,大四时我成功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暨南大学生物医药专业研究生。
在生命科学学院的求学经历已融入我的血脉,化作我成长路上的不竭动力。衷心欢迎学弟学妹们报考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开启精彩纷呈的逐梦之旅。
十一、专业介绍
1.专业名称:生物科学专业(非师范)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选考科目要求:首选科目仅物理、再选科目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毕业去向落实率:
2022届去向落实率:96.88%
2023届去向落实率:100%
2024届去向落实率:95%
就业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州誉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达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超凡空间服务有限公司、深圳粤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千谷峰科技有限公司等。
深造率:
2022届深造率:25%
2023届深造率:30.95%
2024届深造率:43.33%
深造去向: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学科/专业优势】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检验检疫技术实验。
专业前景:使学生能够胜任生物技术相关的生物医药、检验检测、食品、海洋水产、环保等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研究、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围绕学校“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强化实验实践学科的专业特色,以提高实践技能为抓手,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依托,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培养具有现代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具备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数据素养,掌握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较宽科技视野和国际视野的毕业生。同时也为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输送优质生源。使学生能够胜任生物技术相关的生物医药、检验检测、食品、海洋水产、环保等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培养特色:
专业主要聚焦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生态环保、海洋水产、农业等领域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结合生物技术学科特点,采用“学研产科创五位一体”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与手段,强化实验实践学科的专业特色,创新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实验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现代生物技术检测、研发和生产管理人才。
2.专业名称:生物科学专业(师范)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选考科目要求:首选科目仅物理、再选科目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毕业去向落实率:
2022届去向落实率:97.26%
2023届去向落实率:92.11%
2024届去向落实率:97.7%
就业单位: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东莞市第十二高级中学、广州番禺市桥桥兴中学、惠来慈云实验中学、阳江高级中学等。
深造率:
2022届深造率:45.21%
2023届深造率:31.58%
2024届深造率:34.48%
深造去向: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
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
【学科/专业优势】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前景:为珠三角培养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及小学科学教师。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新时代基础教育“新师范”改革创新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结合广州大学“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本科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有高尚师德;掌握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基础生物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毕业5年左右成为具备卓越教师潜质的中学生物学骨干教师。
培养特色:
通过“坚持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学,高校与中学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过程与结果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培养模式,以“夯实基础、实践引领、传承创新、学做融通”的办学特色引领,培养道德高尚、知识扎实、体魄健康,适应现代素质教育所急需的生物学师范类创新复合应用型人才。
3.专业名称:生物制药专业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毕业去向落实率:
2023届去向落实率:95.52%
2024届去向落实率:92.19%
就业单位:珠海联邦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广州誉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超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深造率:
2023届深造率:38.81%
2024届深造率:34.38%
深造去向: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香港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
【学科/专业优势】
主要课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抗体工程、免疫学技术、生物药物分离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设备、工程制图、发酵工艺原理、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人工智能药物设计、药事管理。
专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生物医药、保健品、中医药领域研发、生产、分析检测及推广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以及以上行业的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广药学和生物学知识,较强的生物学和药学科学研究及应用能力,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与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广州大学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特色体现在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具有生物制药上游技术、中游技术、下游技术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知识和系统化实践技能,适应大湾区生物制药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应掌握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免疫学技术、生物药物分离分析技术、抗体药物及现代工业药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原理和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专业技能。毕业后能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以及从事生物医药所涉及的保健药品、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