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校友访谈

2010年12月03日 

85届校友陈支南女士(以下简称为陈)

问:校友您好,请问您重回母校,有什么感想?

陈:我的感想有三点:第一点,是感恩。回到母校看到一些从前教过我的老师,亲切之余最多的就是一种感恩。第二点,是感谢。感谢缘分让我和老师和同学们相会,让我可以得到优秀老师的先进理念的教育。第三点,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重回母校,与新学年的师弟师妹相遇,我应该去引导他们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提供经验,给予鼓励。

问:您感觉在生科院的大学学习生涯对您日后的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陈:影响有很多。第一,通过大学的学习,我的专业基础打的十分牢固,这对我日后的发展起很大作用。第二,大学提供给我一个成长的平台,实习的平台。大学生活中的社团活动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实习工作给了我锻炼自我的机会。第三,最重要的,我的大学生活培养了我作为一个称职优秀教师博爱的情怀,更给了我一种大爱的精神,大德的品质,大气的作风,大雅的风范。

问:请问您对成功是怎样定义的?

陈:我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在做到问心无愧的前提下,达到超人出色,最终贡献社会,才是成功。

问:请问您对生科院有什么希冀和寄语?

陈:我希望生科院可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更适应新时代的基础教育人才,为子孙后代做出贡献。我祝愿生科院的老师事业有成,学生学习进步!生科院越做越大!谢谢

05届校友张幸(以下简称为张)

问:校友您好,请问您重回母校,有何感想?

张:在我零五年毕业的时候,广大还没有发展的这么好,感觉现在的广大比当时又漂亮了许多。而且我也遇到的许多老师和曾经的同学,感觉相当亲切。

问:请问您对成功是怎样定义的?

张:我认为位高权重,腰缠万贯,不一定算是成功,我认为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为学生服务,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高兴快乐,这就是成功,做人不应该太过功利,开心最重要。

问:您觉得当代大学生有什么优势和缺憾?

张:因为八零末九零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只关心这一个孩子,所以他们的沟通能力很强,不过综合素质比长辈稍逊,而且体能素质也有明显下降,我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优势还不足以弥补缺憾,还要多加努力。

问:请问您对考研这条出路怎么看?

张:我们当时考研时非常困难的,全班35的同学,最后只有4个同学读研。现在的社会更多需要一些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考研正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锻炼。我还是很鼓励生科院的师弟师妹们争取考研的。

问:请问您对生科院有什么希冀和寄语?

张:我觉得对于广大这个年轻的大学来说,生科院对她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我们培养的是新时代所稀缺的尖端科技综合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来创造一些科研成果,扩充我们的师资力量。所以,祝愿生科院越办越成功,成为广大通向辉煌的顶梁之柱。

张维政,原系主任,副教授。毕业于中山大学。

问:张老师你好,请问您老对我们现在的学生有什么看法?

答:现在的学生很有抱负。能坚持,能吃苦。我听书你们学院的新生在军训的时候都有晕倒的,但没有同学因为辛苦而放弃,都在坚持,这方面做的真的很好。相信有这种坚持的信念在,你们的未来也一定非常光明的。

问:请问张老师,您认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

答: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你们要学好生物,首先要把基础学好。扎扎实实地学习,才能有所收获。但仅有才而无德却是万万不行的,你们要学会如何做人,怎样做个好人,做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宁无才而有德,也不要有才而无德,更不能无才也无德。

问:张老师,请问您对我们现在的学生们有什么建议和期望吗?

答:你们在大学学习,要把基础打好,扎扎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做人。生物这门学科很有前景,我们很多毕业的校友现在都非常优秀。但将来如何却是要看你个人是否肯努力。只有不停地努力,才会使人有所进步。同时我也建议你们现在能学好外语,最好是大学里过英语六级,并且在学习时选修一门小语种。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你们都会是大有作为的!

徐书记,原生物系老书记。

问:徐书记你好,作为曾经管理我们学生的老书记,请问您觉得我们现在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吗?

答:对于现在的学生,我觉得你们对于专业的学习非常的专注,认真。并且动手能力很强。从我们学生取得的各种科研成果可以看出。你们的努力,使得挑战杯硕果累累。

问:请问您觉得我们学院毕业的学生发展得如何?

答:我们学院毕业的学生现在已经遍布全国,甚至有很多现在已经在国外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秉承了我们广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努力奋斗,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问:请问您对我们现在的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答:希望我们的学生本着广大办学宗旨,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应用型人才。在以后更要努力奋斗,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供稿:李海洋,孟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