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舒琥教授团队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菌种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近日在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中国科学院一区,IF 9.642,工程技术Top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Nitrogen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heterotrophic nitrifying-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 Pseudomonas mendocina S16 and Enterobacter cloacae DS'5 isolated from aquaculture wastewater ponds的研究成果。我院舒琥教授和研究生孙慧明(广州大学与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水产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动科所(水产所)黄文副主任/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1.126541)

传统的脱氮菌种只能进行单一路径的硝化或反硝化作用,完整脱氮过程时间长,且其中间态会对水产动物产生一定毒害作用。研究团队在珠三角地区的水产养殖尾水底泥中分离筛选到了4株环境友好的新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菌,该菌种可对养殖尾水中的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进行三氮同步脱除,极大提高了水产尾水的处理时效。本研究发现的菌株S16的三氮同步去除效率为66.59%–97.97%,菌株DS'5的三氮同步去除效率为72.27%–96.44%。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16中同步表达的nap+ nar基因可以加快硝态氮的去除效率,研究表明,菌株固定后的氮去除效果更强,本研究结果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绿色生态养殖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得到广东省科技厅重点平台项目(2019B030316022)、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21KJCX012)等项目的支持。在样品采集方面得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谢骏研究员、王广军研究员的鼎力支持。
